双级螺杆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双级螺杆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这个问题切得很准!双级螺杆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低压级与高压级两台螺杆压缩机串联运行,将制冷剂的压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完成,大幅降低单级压缩比,最终实现 - 30℃~-45℃的中低温制冷,核心解决了单级压缩机在低温工况下效率低、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
一、核心结构:两级压缩机 + 中间冷却器的 “协同组合”
双级螺杆压缩机的核心是 “低压级压缩机 + 高压级压缩机 + 中间冷却器” 的串联结构,比单级螺杆机多了 1 台压缩机和 1 个关键换热部件:
低压级压缩机:负责吸入蒸发器排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如 - 35℃、0.02MPa),进行第一次压缩,将压力和温度提升至中间水平(如 0.2~0.4MPa、40~60℃)。
中间冷却器:核心作用是给第一次压缩后的制冷剂降温,通过风冷或水冷方式将其冷却至接近常温的饱和气态,同时分离制冷剂中夹带的冷冻油,避免油膜影响后续换热。
高压级压缩机:吸入经中间冷却后的中压气态制冷剂,进行第二次压缩,将其压缩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如 1.6~1.8MPa、100~110℃),再排入冷凝器冷凝。
二、工作循环:四步完成低温制冷剂压缩
整个过程连续且高效,核心是 “分两次压缩、中间降温”,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低压级吸气与压缩: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被低压级压缩机吸入,经转子啮合压缩后,压力和温度升高,成为中温中压气态制冷剂。
中间冷却:中温中压制冷剂进入中间冷却器,与冷却介质(空气或水)换热,温度大幅下降,变为常温中压气态,同时分离出的冷冻油回流至低压级压缩机,保证润滑。
高压级吸气与压缩:常温中压气态制冷剂被高压级压缩机吸入,再次经转子压缩后,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升高,成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满足冷凝器冷凝需求。
排气与循环:高温高压制冷剂排入冷凝器,冷却为液态后经节流阀降压,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再被低压级压缩机吸入,完成整个循环。
三、核心优势:为何适配中低温冷库?
相比单级螺杆压缩机,双级结构的核心优势的是适配低温工况:
降低排气温度:单级压缩在低温工况下压缩比过大,排气温度易超过 120℃,导致冷冻油劣化;双级压缩通过中间冷却,可将高压级排气温度控制在 110℃以下,延长油质和压缩机寿命。
提升制冷效率:中间冷却减少了高压级的压缩负荷,相同制冷量下,双级压缩机比单级节能 10%~20%,尤其在 - 30℃以下工况优势更明显。
扩大低温适用范围:单级螺杆机极限蒸发温度约 - 25℃,双级结构可轻松实现 - 30℃~-45℃的低温制冷,适配速冻冷库、冰淇淋冷库、生物医药冷库等场景。